近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石人子村农民党员丁昌喜,季节性从巴里坤县到伊州区石油街道农场社区种植大棚蔬菜。他说:“自从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系统后,村党支部有活动就会提前通知我,这样便于我提前安排好农活,准时参加党组织活动。如果有时遇到大雪封山等特殊情况,还可在网上学习。”
近年来,新疆哈密市借助“互联网+党建”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网络,通过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双向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有效管理,拉近流动党员与党组织的距离,让流动党员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2017年7月,新疆哈密市对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进行集中排查,建立详细的流动党员信息库,全面掌握1423名外出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市委组织部与软件开发公司联合研发了集流动党员信息库、网上组织关系转移、组织活动记录、学习内容推送、综合管理分析为一体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系统,覆盖全市各级党组织和所有外出流动党员,实现流动党员人人都在组织中,人人都在管理中。
伊州区石油新城街道农场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李秀丽介绍,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平台建成后,石人子乡党委及时与社区党支部沟通对接,把类似丁昌喜一样的流动党员统一纳入社区党支部管理,让他们正常参加组织生活。
近年来,哈密市不断构建完善党建信息网络综合平台,流出地党组织及时向流入地党组织发函推送流动党员,协调流入地党组织纳入日常管理,即时查询党员的基本信息、进行党员身份验证。
双向共管,人散心不散。“王传如,您好,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系统监测到您本月未参加组织生活,请您在流入地党组织每月按期参加组织生活。”在王传如收到提醒短信的同时,此信息也发送至流出地圪瘩井村和流入地田园路社区的流动党员联络员手机上。
2017年12月,哈密市出台流动党员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流出地、流入地、流动党员三方职责,建立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流动党员信息管理终端,每个终端配备1-2名联络员,确保流动党员管理责任到人。
对流入新疆其他地州市和外省的流动党员,哈密市坚持定期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短信等多种方式,与流动党员进行联络沟通。对疆外务工经商党员,市委组织部每月10日前与自治区驻内地新疆籍务工经商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组党委(简称工作组党委)沟通联系。
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积极协调配合,组织机关单位在职党员与流动党员结对子,定期或不定期通过信函、电话等方式,通报家乡党组织重要工作,了解流动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让流动党员安心又暖心。依托远程教育、家庭党校、合作社、哈密党员干部互动学习系统等资源,开展“送课、送学”活动。组织无职流动党员认领志愿者等岗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76岁的达识书,是巴里坤县一名退休教师党员,长期居住在伊州区东河街道阿牙社区,2015年7月,社区党组织任命他为党小组组长、第五家庭党校校长,他平时积极了解居民需求和意愿,协调解决问题,化解邻里矛盾,受到大伙儿好评。